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 社会公益事业公开> 社会公益事业
已赔偿金额2260余万元!河源严厉打击生态环境损害行为
发布日期:2024-10-22 10:01:19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打造“绿富双赢”的河源样板,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不断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共同上线,由中共河源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河源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河源“民声热线”栏目,就“绿美河源 生态优先”为主题,分别在各自领域回应群众关切。

图片

破坏生态环境,不仅损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触犯了法律红线。从2019年我市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以来,共办理了12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其中磋商成功9宗,赔偿金额2260余万元。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在上线河源“民声热线”栏目时表示,对类似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等污染环境的非法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不仅要接受行政处罚和刑事惩戒,同时还要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我们要汲取事件的教训,接下来协同各县(区)政府和部门,加强培训和政策的引导和宣贯,压实属地监管职责,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强化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凝聚合力,共同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智辉说。

图片

桂山林场航拍图。

另外,我市林业碳汇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立河源特色碳普惠工作机制,将林业碳汇碳普惠作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我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个途径。目前,我市已通过省级备案7个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通过碳交易实现经济价值约58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推进林业碳汇碳普惠制实施,将其有效转化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当地收入水平,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智辉说。



Baidu
map